本文关键词:油松
油松(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),又名东北黑松、短叶马尾松、红皮松,是松科(Pinaceae)松属(Pinus)乔木。油松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和朝鲜。在中国分布在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青海等地。油松生长在海拔为100-2600米的暧温带半湿润区、湿润区和亚热带湿润区自然林或人工林中。油松为温带树种,喜干冷气候,抗寒能力较强。喜光,幼苗稍耐庇荫,较耐干旱,不耐盐碱。
油松为乔木,高达25米,胸径可达1米以上。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,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,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。枝平展或向下斜展,老树树冠平顶。针叶2针一束,深绿色,粗硬,长10-15厘米,边缘有细锯齿。雄球花圆柱形,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状。球果卵形或圆卵形,长4-9厘米,成熟前绿色,熟时淡...或淡褐...,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。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淡褐色有斑纹,连翅长1.5-1.8厘米。
油松是中国温暖带森林的主要建群种,是中国北方山区重要的造林树种。油松木材纹理直,结构细密,耐久用,可供建筑、造船、器具、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等用材;其树干可割取树脂,提取松节油。树皮可提取栲胶。油松的叶、花粉、树脂、球果等可入药。油松树冠青翠浓郁,可用作行道树和观赏树。在中国文化中,油松象征坚贞不屈的气质。
在第三纪的中后期,气候由炎热逐渐变凉,油松逐渐演化出来,主要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北的地区。在第四纪冰期时,中国北方一些区域并没有被冰原覆盖,油松种群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,分别位于黄河附近,东部黄海以及四川盆地内,如秦岭、米仓山、大巴山和武陵山等地区。冰期之后,油松种群没有经历明显的群体扩张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